挑战GPS 天上又多了颗“北斗星”
发布日期: 2007-4-15 信息来源: 华西都市报 作者: 新华社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昨日成功发射第5颗北斗导航卫星 预计2008年我国逐步建成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4月14日,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是第5颗升空的北斗导航卫星。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还将陆续发射系列卫星,预计在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个可以覆盖亚洲周围国家的卫星导航系统,将随之成为世界四大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之一。
14日4时1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约14分钟后,星箭分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COMPASS-M1),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COMPASS)建设计划的一颗卫星,飞行在高度为21500千米的中圆轨道。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卫星导航系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卫星导
航系统。
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曾于2007年2月3日在西昌成功发射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卫星升空后,因太阳帆板展开时发生故障,造成卫星不能正常运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会同有关单位,认真分析卫星故障,科学制定抢救方案。经过60天鏖战,卫星测控中心科技人员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成功排除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星上故障。目前,卫星运行姿态良好,星上仪器工作正常。
我国将在未来几年里陆续发射系列北斗导航卫星,计划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这次发射的卫星和用于发射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97次飞行。
35颗卫星组成北斗导航系统
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2003年5月25日和2007年2月3日,我国曾成功将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建成了北斗导航试验系统。这个系统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GPS广域差分功能,并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等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为0.2米/秒。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这个系统将主要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为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通信、公安等部门以及其他特殊行业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
各国导航系统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是一个全球性、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和时间传递系统。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它是一个军民两用系统,提供两个等级的服务。
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俄罗斯计划用20年时间发射76颗GLONASS卫星。GLONASS未达到GPS的导航精度。其应用普及情况远不及GPS。前一时期由于经济困难无力补网,原来在轨卫星陆续退役,目前在轨道上只有6颗星可用,只能与GPS联合使用。
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计划欧洲1999年初正式推出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计划。该方案由21颗以上中高度圆轨道核心星座组成,另加3颗覆盖欧洲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辅以GPS和本地差分增强系统,首先满足欧洲需求,位置精度达几米。
美国独霸地位受到各国挑战
美国建立的GPS是第一个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引起人们关注是在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当中,卫星在那次实战中的作用发生了性质上的改变,从辅助变为主导,从被动变为主动(主动不仅表现在它与具体作战行动和武器打击直接结合,而且表现在它直接成为某种攻击武器),从单一功能变成多功能。到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时,美军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比例比海湾战争增加了近100倍。“精确打击时代”的来临,使战争的规则也随之发生改变,谁能料敌于前,从而一击必杀,谁就能掌控现代战争的主导权。而这种能力取得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自身对战争要素(装备、监控、环境等)精确导引的能力和摧毁敌方对这种能力的掌握。
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放了GPS民用领域,截至目前,卫星导航定位市场已经演变为每年价值近千亿美元的一系列全球性产业链和战略合作关系。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已经不由自主地被捆在美国的这辆战车上。GPS在民用领域的影响力甚至已经超越了其最初的军事色彩。
为继续推进GPS在军民领域这种独霸式的地位,美国政府除宣布将进一步提高民用C/A码(距离信号编码)精度外,正继续完善GPS系统。据预计,首颗GPS—3卫星将于2013年发射,GPS—3的信号发射功率将提高100倍,信号抗干扰能力提高1000倍以上,定位精度提高到0.2米至0.5米,可使卫星制导弹药的精度达到1米以内。
面对这种居高临下的强势,包括俄、欧、中、印在内的世界主要科技体选择了独立发展、联合生存的道路,其中欧洲的“伽利略”计划成为主要节点,除中、俄积极参与外,印度将要发展的以6到7颗卫星组成的南亚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也选择了与“伽利略”的合作。此外,为减少对GPS的依赖,中、印、德等国都发展了GPS/GLONASS兼容接收系统。
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大力推动“北斗”系统的战略发展,2005年9月,中国发改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出通知,正式将“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列为国家基础建设规划。据报道,“北斗一号”总设计师、国家高轨道通讯卫星首席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范本尧表示,2010年前,集无源和有源定位于一体的我国导航定位系统———二代“北斗”将建成。届时,国民经济各领域都将从中获得更大的效益。
对比GPS 北斗系统有五大优势
从目前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竞争格局看,美国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无疑还是占据主导地位,但它的优势正在被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和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取代。从技术和应用前景上看,四大系统各有优劣,如果说GPS胜在成熟,伽利略胜在精准,那么格洛纳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抗干扰能力强,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则在于互动性和开放性。
北斗星通卫星导航技术公司总裁周儒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美国GPS系统历时16年,耗资120亿美元,而北斗系统是我们用很少投资建成的区域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系统技术确实比我们先进。但是,应当说北斗系统不仅解决了我国有无自主导航系统的问题,同时与其他导航定位系统比较,它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北斗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快速定位,为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与GPS相当;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精密授时,精度达20纳秒。
此外,北斗应用还有五大优势。一、它同时具备定位与通讯功能,不需要其他通讯系统支持。而GPS只能定位。二、覆盖范围大,没有通讯盲区。北斗系统覆盖了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不仅可为中国、也可为周边国家服务。三、特别适合于集团用户大范围监控管理和数据采集用户数据传输应用。四、融合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和卫星增强系统两大资源,因此也可利用GPS使之应用更加丰富。五、自主系统,安全、可靠、稳定,保密性强,适合关键部门应用。
专家预测,到2008年北斗系统的用户将达到30万,直接产值达35亿元,占中国导航定位产业的20%左右,由它带动的相关产业将达数百亿元。
据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中国航空报》
4月14日,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是第5颗升空的北斗导航卫星。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还将陆续发射系列卫星,预计在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个可以覆盖亚洲周围国家的卫星导航系统,将随之成为世界四大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之一。
14日4时1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约14分钟后,星箭分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COMPASS-M1),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COMPASS)建设计划的一颗卫星,飞行在高度为21500千米的中圆轨道。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卫星导航系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卫星导
航系统。
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曾于2007年2月3日在西昌成功发射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卫星升空后,因太阳帆板展开时发生故障,造成卫星不能正常运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会同有关单位,认真分析卫星故障,科学制定抢救方案。经过60天鏖战,卫星测控中心科技人员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成功排除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星上故障。目前,卫星运行姿态良好,星上仪器工作正常。
我国将在未来几年里陆续发射系列北斗导航卫星,计划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这次发射的卫星和用于发射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97次飞行。
35颗卫星组成北斗导航系统
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2003年5月25日和2007年2月3日,我国曾成功将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建成了北斗导航试验系统。这个系统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GPS广域差分功能,并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等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为0.2米/秒。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这个系统将主要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为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通信、公安等部门以及其他特殊行业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
各国导航系统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是一个全球性、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和时间传递系统。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它是一个军民两用系统,提供两个等级的服务。
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俄罗斯计划用20年时间发射76颗GLONASS卫星。GLONASS未达到GPS的导航精度。其应用普及情况远不及GPS。前一时期由于经济困难无力补网,原来在轨卫星陆续退役,目前在轨道上只有6颗星可用,只能与GPS联合使用。
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计划欧洲1999年初正式推出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计划。该方案由21颗以上中高度圆轨道核心星座组成,另加3颗覆盖欧洲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辅以GPS和本地差分增强系统,首先满足欧洲需求,位置精度达几米。
美国独霸地位受到各国挑战
美国建立的GPS是第一个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引起人们关注是在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当中,卫星在那次实战中的作用发生了性质上的改变,从辅助变为主导,从被动变为主动(主动不仅表现在它与具体作战行动和武器打击直接结合,而且表现在它直接成为某种攻击武器),从单一功能变成多功能。到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时,美军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比例比海湾战争增加了近100倍。“精确打击时代”的来临,使战争的规则也随之发生改变,谁能料敌于前,从而一击必杀,谁就能掌控现代战争的主导权。而这种能力取得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自身对战争要素(装备、监控、环境等)精确导引的能力和摧毁敌方对这种能力的掌握。
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放了GPS民用领域,截至目前,卫星导航定位市场已经演变为每年价值近千亿美元的一系列全球性产业链和战略合作关系。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已经不由自主地被捆在美国的这辆战车上。GPS在民用领域的影响力甚至已经超越了其最初的军事色彩。
为继续推进GPS在军民领域这种独霸式的地位,美国政府除宣布将进一步提高民用C/A码(距离信号编码)精度外,正继续完善GPS系统。据预计,首颗GPS—3卫星将于2013年发射,GPS—3的信号发射功率将提高100倍,信号抗干扰能力提高1000倍以上,定位精度提高到0.2米至0.5米,可使卫星制导弹药的精度达到1米以内。
面对这种居高临下的强势,包括俄、欧、中、印在内的世界主要科技体选择了独立发展、联合生存的道路,其中欧洲的“伽利略”计划成为主要节点,除中、俄积极参与外,印度将要发展的以6到7颗卫星组成的南亚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也选择了与“伽利略”的合作。此外,为减少对GPS的依赖,中、印、德等国都发展了GPS/GLONASS兼容接收系统。
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大力推动“北斗”系统的战略发展,2005年9月,中国发改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出通知,正式将“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列为国家基础建设规划。据报道,“北斗一号”总设计师、国家高轨道通讯卫星首席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范本尧表示,2010年前,集无源和有源定位于一体的我国导航定位系统———二代“北斗”将建成。届时,国民经济各领域都将从中获得更大的效益。
对比GPS 北斗系统有五大优势
从目前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竞争格局看,美国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无疑还是占据主导地位,但它的优势正在被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和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取代。从技术和应用前景上看,四大系统各有优劣,如果说GPS胜在成熟,伽利略胜在精准,那么格洛纳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抗干扰能力强,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则在于互动性和开放性。
北斗星通卫星导航技术公司总裁周儒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美国GPS系统历时16年,耗资120亿美元,而北斗系统是我们用很少投资建成的区域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系统技术确实比我们先进。但是,应当说北斗系统不仅解决了我国有无自主导航系统的问题,同时与其他导航定位系统比较,它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北斗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快速定位,为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与GPS相当;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精密授时,精度达20纳秒。
此外,北斗应用还有五大优势。一、它同时具备定位与通讯功能,不需要其他通讯系统支持。而GPS只能定位。二、覆盖范围大,没有通讯盲区。北斗系统覆盖了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不仅可为中国、也可为周边国家服务。三、特别适合于集团用户大范围监控管理和数据采集用户数据传输应用。四、融合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和卫星增强系统两大资源,因此也可利用GPS使之应用更加丰富。五、自主系统,安全、可靠、稳定,保密性强,适合关键部门应用。
专家预测,到2008年北斗系统的用户将达到30万,直接产值达35亿元,占中国导航定位产业的20%左右,由它带动的相关产业将达数百亿元。
据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中国航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