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城”兰州:GPS定位系统智能化交通是突破口

“堵城”兰州:智能化交通是突破口?

  中广网兰州10月19日消息 面对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兰州市现有的交通管理水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每天新增近400辆机动车,而市区道路几无增加的状况下如何进行“畅交通”?近日,一项名为“兰州市物联网感知交通管理服务系统”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开始在兰州付诸实施,10月20日“首届中国车联网大会(2011·兰州)”也将在兰召开,智能化交通能否成为“堵城兰州”新的突破口?

  “因为,许多红灯什字没有安装电子警察,因此,原本应该减速停车的司机却选择了一脚油门……”

  “兰州的司机都知道在天水路什字不仅闯红灯会被电子警察抓拍,就连左转弯占错道也会被拍下,那个电子警察灵敏度特别高,不信你到交警大队看去,交罚单的多数是天水路什字被抓拍的。”作为一名经营了20年出租车的老司机,奔马车行的刘师傅对兰州城区的红灯什字几乎烂熟于胸。

  在他看来,市区内其它红灯什字的电子警察就没这么灵敏了,除了闯红灯会被抓拍外,占错道一般不会被抓拍。“最可怕的是有些红灯什字,由于没有安装电子警察,一些自认为驾驶技术高的年轻司机在原本应该减速停车的地方却选择了一脚油门……”尤其是夜间车少的时候,闯红灯是不少司机的家常便饭。

  “你不要看广场西口的各种标识线划得像个‘花骨朵’,其实啥用都没有,还不如多设几个电子警察。”刘师傅认为最有效的管理就是抓拍。他认为,虽然兰州市区内设置了许多禁左的路口,但是由于没有配套电子警察,仍然有人违规掉头。比如南滨河路的平沙落雁等。

  在兰州,就是因为许多设有红灯的路口没有电子警察,总有司机敢闯红灯,闯红灯也会形成一种随众心理,只要一辆车敢闯,就会有人跟随,造成的结果就是将正在过马路的行人置于险境。为此,在南滨河路金港城门口出现了兰州有名的“板砖大爷”,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兰州市驾驶员素质偏低,另一方面也是对兰州市交通管理水平的极大讽刺。

  同样,大多数经过中山林甘报社门口斑马线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因为此处红灯背后没有安装电子警察,几乎每一次红灯亮了以后,总有那么一二辆出租车或私家车从斑马线上飞驰而过。

  也许有人会问,智能交通与电子警察、红灯什字究竟有哪些关系?通俗地讲,其中一部分重要内容就是通过增设更多的电子视频系统,让每一辆车的所有交通违法行为得到严格的监控管理,以便有效规范车辆使用和驾驶行为,抑制车辆违规行为。

  “不要总是拿峡谷城市来掩盖兰州部分驾驶员自身的不足,相比香港而言,兰州市许多道路还算宽的,事实证明,兰州大多数堵车都是因为违规行车而造成的连锁反应……”

  也许有人不解,认为“畅交通”关键是修路,车多路少再先进的技术也是闲扯的。但是,只要了解兰州的市民都心里明白,作为两山夹一河的河谷城市,狭小的空间已经没有多少地方可以修路了,在市区最窄处,东西向的主干道就南、北滨河路、西津路三条,显然,完全依靠修路来缓解交通拥堵并不现实。

  “不要总是拿峡谷城市来掩盖兰州部分驾驶员自身的不足,相比香港而言,兰州市许多道路还算宽的,事实证明,兰州大多数堵车都是因为违规行车而造成的连锁反应……”刚在香港生活了一段时间的兰州人郁苑林持不同看法。

  郁苑林的话让记者想起发生在10月14日清晨的一起车祸:那天清晨6时40分,一辆149路公交车行驶至雁滩黄河大桥上时,为超越一辆半挂货车竟然越过黄线逆向行驶,与迎面驶来的出租车相撞。车祸不仅造成出租车司机命悬一线,也使得雁滩黄河大桥两侧道路发生严重拥堵,时间长达2小时。

  假设那辆149路公交车司机严格按照交通法规行车,没有跨越黄线逆行超车,这一天的清晨至少在雁滩黄河大桥上是畅通的。或者雁滩黄河大桥上装了电子警察,也许这名公交车司机因担心被抓拍罚款而不会违规驾驶,这便是实现智能化交通系统的理由之一。

  “许多次交通拥堵的根源就是因为违法掉头、违规停车造成的,有时候,我们接到报警电话后赶到现场发现,仅仅是一起小小的刮擦事故就会引发一两个小时的堵车……许多驾驶员不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重点交通路口只能靠交警疏导,但是,随着机动车数量越来越庞大,在交警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根本忙不过来。”在五里铺桥头,一位老交警略显疲惫地说。

  “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三类,一是超速、二是酒后驾车、三是违规行车,如果每个驾驶员都能够按交通法规行车,车祸就少了,城市也自然就畅通了……”城关交警大队事故股的王警官总结说。

  “兰州现在使用的智能化交通系统还是2005年建成的,当时看来,在国内也是先进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已远远落后于其它省会城市……智能化交通系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向科技要警力,将交通民警从一线解放出来。”

  其实,智能化交通系统对于兰州市而言并不陌生,早在2002年,兰州市智能化交通管理指挥系统(LZH-ITS)开始着手设计,2005年9月,兰州市建成了首个集交通管理科学化、调度信息化、交通信号控制自动化、交通管理智能化等为一体的智能交管指挥系统,工程总投资达1.5亿元。

  该系统的建成,使兰州市区拥有了101个闭路电视监控点和69套电子警察拍摄点,并对城关区重点路段和红灯什字进行道路交通全天候监控,对闯红灯等违章车辆进行抓拍,严格执罚交通违章行为。

  “兰州现在使用的智能化交通系统还是2005年建成的,当时看来,在国内也是先进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已远远落后于其它省会城市……”在兰州交大交通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宋钢看来,提升兰州现有的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城市交通高科技管理已势在必行。

  那么,兰州市即将实施的智能交通系统又将是怎样的呢?经记者调查了解,兰州市委托同济大学与兰州理工大学联合进行兰州智能化交通的科研设计工作,但是记者屡次与兰州理工大学联系采访,均因相关专家太忙而未果。几经周折,记者通过兰州交警支队了解到,一个“物联网兰州市智能交通非现场执法系统项目”正在抓紧实施。而就在该项目对外公告内容中记者获悉,该系统将在兰州全市各城区道路范围内设置128处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14处道路卡口系统,15处超速违法监测系统,132处交通违法取证系统,18套车载移动电子警察系统,而且该计划将在两个月内实施完成。

  在宋钢看来,物联网交通智能系统,主要有四方面的功能,首先是方便市民出行,通过对各交叉路口的控制与诱导系统相结合;其次,是通过信号灯控制实现合理的交通面控,整个城市通过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实现交通整体调控,通过用计算机对交通流信息分析处理,科学控制信号灯的时间;第三,就是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对出租车、公交车实现“GPS”定位,实现合理调配;第四,是出行信息发布系统,通过先进的“电子”车牌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物联网系统给人们提供准确的道路交通信息,让广大驾驶员有选择的出行。

  “智能化交通系统就是向科技要警力,而且覆盖面广,处罚也更科学更有力,使广大驾驶员和交通参与者形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可极大地提升兰州市交通秩序。”宋钢这样认为。

  “再先进的管理系统还是建立在道路交通设施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个人认为加大完善城市路网,加快修建南山路、北环路等城市过境道路,再配以高科技管理,兰州才能真正走出‘堵城’之困。”

  广大市民究竟是如何看待智能化交通系统项目的实施呢?

  “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实施当然是件好事,他把人为违章行车造成的拥堵问题解决了,整个城市的交通秩序就捋顺了。”兰州恒顺车行的出租车司机魏师傅深有感触地说,“兰州市的交通秩序和北京等大城市根本不能比,有时候只要前面一堵车,一些素质差的司机就逆行往前钻,眼看别的车像鱼一样钻来钻去,你不跟上,后面的车就会打喇叭催你,甚至还有人伸出头来骂你,这个时候你不违章也不行了。如果有了这样的智能系统,大家都按照交通法规行车,整个城市的交通秩序就会好起来。事实证明,如果大家都违章乱钻、抢道,导致的结果是互不相让,乱成一锅粥,相反,有秩序地短暂等待,会换来整条马路的畅通。”

  “目前,从客观角度来讲,车多路少是直接导致城市交通不畅的原因。据统计,截至目前,兰州市机动车数量已经超过45万辆,而且仍然以每天400辆的速度递增。另外,兰州市呈现‘单中心’发展,由于‘一城独大’,城关区堪称兰州堵车之最,这片区域内入驻的省级、市级机关占到全市总数的80%,而且各大单位、医院、学校、商圈也多集中于此。人流、车流、物流太过密集,车多路少的矛盾尤为突出。”长年从事城市规划道路设计工作的兰州城乡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陶世雄认为,智能交通系统能够使整个城市的交通秩序趋于顺畅,对城市交通拥堵有所缓解,但不会从根源上解决堵城之困。

  “兰州市城关中心区的人均占有建筑面积不足40平方米,远远低于国家最低标准80平方米,因此,城关中心区的人口密度应该予以减少而不是增加,但是政府在实施‘旧城抽疏’方面没有大的手笔,从城关区不断拆除低层而崛起更多高层的现实就可以看出,城关区的人口密度还在不断增加,人口密度增加就吸引了更多的车流、物流,间接地加大了城区交通的拥堵。”甘肃省建筑科技委员会专家李祥源认为,城市建设和规划应该立足长远,合理布局,既然兰州市早已提出了“拓展新区、旧城抽疏、优化提升,打造如兰之州”的长远规划,就应该从分散城市功能、降低人口密度等具体措施上予以落实,从根本上缓解交通压力。否则,城市道路的建设永远跟不上车辆的增加,交通拥堵在短期内还是难以改善。

  “再先进的管理系统还是建立在道路交通设施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个人认为加大完善城市路网,加快修建南山路、北环路等城市过境道路,有效分流过境和跨区车辆,在中网趋于完善的基础上再配以高科技管理,兰州才能真正走出‘堵城’之困。”兰州交大宋钢认为,城市路网建设是智能化交通的前提。

整理:洪麓丰